自由屋推书网—热门的小说推荐平台!

你的位置: 首页 > 好书阅读

熬夜也要看完的重生北美搞基建小说推荐

2022-11-27 15:29:02

今天给你们带来夜听雨的小说《重生北美搞基建小说》,叙述李青帕丽的故事。精彩片段:“毕竟,您的小说从未在市场或文坛出现过,也没有固定的读者粉丝,到底能带来多少新增订阅,还是未知数。”“我们每天会……......

重生北美搞基建

《重生北美搞基建》小说试读

阿道夫道:“这……”

就算他平常觉得自己在社交场合能够圆润无比,到了李青这里,却发现自己找不到什么话回应。

在李青身上,他察觉到一种特别的气场。

睿智、野心、算计……

难怪巴雷特告诫自己不要被李青的表象迷惑,表面上是一个小孩子,其实是一个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龙。

阿道夫看向巴雷特,作为下属,在上司没招的时候,他总得说些什么。

巴雷特道:

“李青先生,你可别忘了,是我们《纽时》帮助你,你才会名声鹊起的。”

李青道:

“我是没忘记啊,不过,把我的笔名暴露出来,也是你们的功劳吧?”

“我们当初明明签过合同,不要透露小说作者的真实身份的。”

“这……”巴雷特被他说到这点,实为难堪之处。

他们违约了,错在《纽时》一方。

《纽时》的员工,因为失误而透露作者的真实身份,无意间帮助了李青。

这点李青倒没说。

在米国,一切以信用为重,违反了合同,是相当严重的事情。

其实,李青现在完全可以根据合同的规定,在法庭上起诉《纽时》,索取赔偿费。

但他没有。

而且,这句话说出来,还有一种“我已经很给你们留情面”的感觉。

阿道夫连忙站起来,摘下帽子道歉,承担了责任:

“把笔名透露出去,确实是我们的不对,是我没有管教好部下……”

李青一挥手,没有让他继续说下去:

“我知道,但我不想在这件事情上深究你们,相反,我还记着你们的好。”

“我们华夏人,向来是提倡共赢互助,不然的话,我早就同意他们的条件了。”

说完,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叠厚厚的名片。

什么Vogue《美国时尚杂志》、Time《时代》、NationalGeographic《国家地理》等等有影响力的杂志都来找过李青。

就连Cosmopolitan《时尚》杂志的主编都来找过李青。

要知道,《时尚》杂志创刊于1886年,主要针对的是女性读者。

看到这一摞名片,阿道夫和巴雷特都倒吸一口凉气。

这些名片上的人都是传媒界的名流,他们的名字阿道夫要么听说过,要么是朋友。

他们开出的价格,可能比《纽时》更高。

李青道:“这都多亏了你们,让这些传媒界的朋友们按图索骥找到了我呀。”

纸质媒体主编们,知道了李青就是《霍比特人》的作者后,当然都不傻。

他们行动迅速,从报纸上同时间刊登的手表厂地址和电话,找到了李青。

因为从这家伙的小说里,他们看出了其中的价值。

无论刊登在哪个媒体,都能提高它的销量。

所以杂志和报纸怎么能放过这个机会呢。

阿道夫彻底无语了,原来正是《纽时》自己,引来了竞争对手。

阿道夫脑袋彻底宕机,他跌坐在沙发上。

很多人来求李青要小说,这就意味着是卖方市场了。

何况,李青现在的名气,正如气球一般,遇到了上升气流。

正往上

飞——

飞——

飞——

“那么,您的意思是?”

李青道:“千字100美元。”

阿道夫:“100美元?!”

“是的,100美元,每千字。”

“那么,李青先生,您这部《魔戒》完书大概多少字?”

“82万左右。”

阿道夫这下又坐不住了,他再次站立起来,控制了自己发抖的身体。

对李青道:

“李青先生,您开出的价格太高,恐怕不是我们能接受得了的。”

1896年,阿道夫·奥克斯借了75000美元收购了濒于破产的《纽约时报》。

当时《纽时》发行量约为9000份,负债30万且每周亏损2500多美元。

阿道夫·通过大胆地增刊扩版,在新闻报道上不惜投资,两年后,《纽约时报》的销售量就超过了10万份大关。

现在,《纽时》的估值大概是80万美元左右。

但是,李青的小说《魔戒》,总共80万字。

按照每千字100美元的价格,得到李青小说总共要支付82000美元。

超过了《纽时》市值的十分之一。

这大大超过了阿道夫公司现在账面上的现金。

为了一部畅销小说,花掉所有资源来购买,对一个以严肃新闻为主题的报纸来说,代价实在是过于巨大。

“巴雷特,咱们走吧。”

阿道夫是个明事理的人,他知道李青这头狮子,需要喂更多的肉才能满足了。

《纽时》现在可拿不出那么多肉。

巴雷特无奈,既然上司这么说,他只好跟从。

李青在小说界的名气,已经今非昔比。

并且,有很大一批读者,正在转化为死忠粉丝。

这意味着,永远不必为了销路发愁,相反,还会一时间洛阳纸贵。

尤其是得到了文学界和小说家一些大师的高度评价,他的作品价格更是水涨船高。

这是必然的。

资本主义的世界,一切都明码标价。

“等一下。”

就在阿道夫和巴雷特快要迈出办公室门口的时候,李青叫住了他们。

“如果阿道夫先生愿意的话,可以以您手中的股票支付,这就看您的意见了。”

以手中的股票支付,这样就避免了现金不足的问题。

相反的,李青成为报纸的股东,说不定还有诸多好处。

阿道夫回过头,看向李青,道:“真的?”

“真的,”李青道:“我只需要《纽时》的10%的股票就够了,稿费的价格,正好只占你们市值的十分之一。”

李青皱着眉头,似乎在算计着什么,继续道:

“不对,稿费还要多一点,不止82000美元,不过,多出来的这部分就当是送的好了,以感谢你们先期对我制表厂的支持。”

“你看怎么样?”

这个条件确实考虑了双方的利益。

阿道夫不是傻子,他继续道:

“那么,李青先生,您成为股东以后,能否把以后写的小说,首发都放在《纽时》?”

“可以这么干。”李青道。

阿道夫看向巴雷特,巴雷特点点头。

巴雷特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老主编,他这次是阿道夫的参谋。

连参谋都觉得没问题,阿道夫当然同意了。

“成交!”

小说《重生北美搞基建》 16.《纽约时报》总编来访 试读结束。

《重生北美搞基建》网友点评

温柔少女心:好看,一本能让人忍不住看到凌晨四点,早上七点起床又接着看的小说,这种小说应该多一点。

彩扇题诗:重生北美搞基建这本书目前最好看的书,不磨叽,不为码字而码字,内容精彩不过度铺垫煽情,层次清晰,故事情节发展节奏适中不拖沓,作者夜听雨再写的细腻些就更完美的了!

编辑推荐

热门小说